走进夜晚的郑家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平整的柏油马路,明亮连绵的路灯,星星点点的灯带,如果不问,还以为是误入了哪家的景区公园?!翱凑獾贫嗔粒芬埠米?,晚上出来逛逛再也不怕看不清路绊倒了。”郑家村最爱晚上串门子的80岁奶奶郑玉芳乐呵呵地又出门遛弯了。据了解,修路、亮灯只是郑家村建设“老年人幸福村庄”的一小部分,为让村内老人过得更舒坦,他们还在用餐、娱乐、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努力。
郑家村总人口400左右,村不大,但老年人占比却不低,单7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68个,占村庄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老人一多,怎么让村里的老人过得舒心,外出工作的子女放心就变成了村党支部书记毕明德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经过郑家村村“两委”班子的商讨,他们决定从“堂”“馆”“人”三方面下手,即建一座孝善食堂解决老年人用餐饮食,改一个“乡村记忆馆”解决老人休闲娱乐,组一队志愿者解决老人日常生活,三管齐下,切实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一“堂”做出暖心菜?!耙郧霸缟喜幌胱龇咕统缘闱耙惶斓氖2舜蘸洗蘸?,年纪大了胃口不好也不想多动弹,现在好了,早晨我只需要走个几百米到孝善食堂就有热乎乎的饭菜了,饭菜质量好,人多也热闹,可比自己在家强?!敝<掖逡丫?8岁高龄的郭秀珍高兴地说。据了解,郑家村投资16万元的孝善食堂于今年5月1日投入使用,每个周末都会为村内7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早餐,食堂内配有消毒柜、蒸锅、灶台等,设备齐全,可满足多种菜品的制作需求。同时,考虑到老人身体及健康状况的特殊性,食堂选聘的厨师为本村有照顾老人经验并擅长做菜的妇女,她们会定期与老人们进行沟通,调整菜品与饭菜口味,让老人们吃得更舒心。
一“馆”建起休闲地。郑家村投资2万余元,对孝善食堂斜对面的闲置房屋进行了大翻修,将筹集的早年间的农耕器具、木工工具、生活用具等按类陈列,打造出了既可用于老年人饭后休闲娱乐,也可作为村内孩子们了解农耕、村庄文化的“乡村记忆馆”?!跋绱寮且涔荨泵咳湛攀奔湮缟习说阒料挛缥宓悖胄⑸剖程媒龈羰该?,老人用餐后到馆内参观十分方便。据了解,馆内陈列物品共计100余件,从织布机到老剪刀,从辘轳到木犁,无一不承载着老人们对于村庄的记忆,很多老人都会吃完饭后到馆内走走转转,与老哥老姐们聊聊天,回忆回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一“人”挑起日常事?!白钊萌朔判牟幌碌木褪亲优疾辉谏肀叩睦先?,平时没人在身边,他们有事我们也很难第一时间帮上忙?!敝<掖宓持Р渴榧潜厦鞯滤?。为及时掌握老年人生活状况,打通为老年人服务的“最后一堵墙”。近年来,郑家村充分发挥“一类人”,即村庄干部、党员、包村干部、志愿者等人员的作用,将这“一类人”融入到“春风行动”“党员联户”等工作中去,定期组织他们到老人家中进行走访,与老人聊天解闷,为老人打扫卫生,在年节时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将“爱老敬老”化作春风,温暖老年人的生活。此外,老人们日常有需要他们也是随叫随到,第一时间赶到老人身边,将最贴心、最实在的服务送到老人手边,为老年人幸福生活提供充足保障。
近年来,随着村庄发展越来越好,像郑家村一样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优质生活环境的村庄在临池渐渐多了起来。下一步,临池镇将以“老年人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为理念,把提高老人品质生活作为村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路径和抓手,从细处、小处着手,从要点、实处发力,切实解决老人最关心、最关注、最迫切的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邹平市人民政府)